在线 客服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探讨一下动态轮廓度和复合轮廓度之间的异同。本篇文章将分3个部分来探讨:1. 平移和偏置2. 平面的复合轮廓度和动态轮廓度3. 曲面的复合轮廓度和动态轮廓度
图中的轮廓度仅仅控制表面的形状吗?如果是,那么供应商是不是把每个表面加工的足够平整就一定能满足图纸要求?图中的修饰符号CZ表示什么意思,公差带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设计者究竟想要什么?要彻底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核心,我们必须要理解什么是内约束,什么是外约束。
解释了采用公差代号和配合的意义。事实上采用公差代号就是为配合服务的,工程师合理的采用公差代号后,可以直接借鉴前辈们的经验成果。最后提了现在常用的数值公差也是保证功能的另外一个手段,公差代号并非唯一手段。
对很多年轻的工程师来说,不一定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在哪里,相信很多老道的测量工程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其中的不爽之处:那就是在测量的时候,会出现图1中右上角的那个孔(蓝圈部分)的位置度误差会比其它三个孔的位置度误差要大(很容易超差),而且该孔的位置度会非常不稳定的现象。
上期我们讨论了平移,旋转和敏感度(Sensitivity),平移的敏感度始终为1,和结构无关。而旋转的敏感度和结构有关系, 比较可怕的是它可能会大于1。基于这个理论,我们讨论了敏感度对测量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是对加工工艺的影响),一句话,我们害怕旋转的原因是,在旋转运动中,结果变量O和原因变量C之间的关系不是1:1, 还有一个以敏感度作为放大系数的参数在作祟。
本期的文章可能会让很多小伙伴感到头疼不适,因为涉及的数学概念较多(主要是线性代数),如果你对线性代数比较了解,可以直接跳到第三节,如果不太了解,建议耐心把它看完。我们尽量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避重就轻,尽最大限度帮助小伙伴们快速理解这个公式的含义并学会使用它。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本期文章将分3个小节来讲解:1. 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2. T值的计算原理;3. 带基准轮廓度的计算原理,本期的话题有点难度,只针对对计算原理感兴趣的发烧友工程师们。如果对空间解析几何有概念的小伙伴,看起来会比较容易,对于不太了解空间解析几何但是好奇心强的小伙伴们,也没有关系,本篇文章在开头会做一些相关的基本数学知识介绍。
本片文章非常啰嗦,第一章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解析几何的几个基本的概念。(如果要讲不带基准轮廓度的计算,还必须提矩阵的算法...)。第二章讲解了T值的计算原理,T值实际上就是矢量方向上的综合偏差。第三章讲解了轮廓度误差的计算原理,实际上就是T值的延伸,多个T值的计算,取其最大值处理成为测量结果。
在机械工程图中,对于异形曲面,我们只能采用轮廓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进行控制。除了采用常规的轮廓度(即对称轮廓度)控制,还可以采用其他轮廓度,如非对称轮廓度,动态轮廓度,复合轮廓度等等。 今天我们主要聊非对称轮廓度和动态轮廓度。 本期文章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有以下几个: 1.ISO/ASME中修饰符号(U圈和UZ)前后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 U圈前后的数字可以为负号吗?前后数字的大小有范围要求吗? 3. U圈和动态轮廓度之间是否有关系?
本课程根据德国大众公司最新2021版RPS标准文件,从RPS系统的基本概念到RPS点标注的详细要求解读,从各类零件RPS设计的具体要求到RPS点在检具设计上的实现,以及对零件进行三坐标测量时,RPS点的实际测量实例。本培训的特色在于结合客户的实际产品的特点,通过大量各种类型零件的RPS实际情况,聚焦实战,重点在于培养学员对RPS的理解能力及掌握多种情况下RPS点的标准要求,通过大量的图纸案例和具体测量实践过程,并结合课前调研和预评估、课中案例分析、课后考试和答疑,提供了详细的并提供长期的零件RPS系统相关
Michael Xu · 02-28
Michael Xu · 06-08
吴德辉老师 · 05-03
Michael Xu · 05-04
Michael Xu ·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