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有问题,就找公差联盟!
网站首页 符号查询 文章观点 视频学习 图样解析 设计流程
官网小程序
加入群聊
你真的了解公差与配合吗?
吴德辉老师 3431 阅读 0 评论 8 点赞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零件图或者装配图采用了公差代号的标注方式,比如下图所示:


图1 零件图



图2 装配图


     如图1和图2中的红圈处的公差代号,每个数字或字母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设计工程师如何正确采用公差和合理的配合?不采用公差代号可以吗?采用公差代号对工艺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有什么意义?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理一理这个话题。本文将分为3个章节来探讨这个内容。


     1. 两种尺寸公差的表达方式


     2. 常见的几种配合和应用工况


     3. 采用公差代号的现实意义


     对于机械专业的小伙伴来说,本章的内容纯属基础知识,希望能够通过本篇文章来夯实你的公差基础。对于非机械专业出身,但在从事与图纸相关工作的小伙伴来说,或许这正是你入门的一个机会哦。


1. 两种尺寸公差的表达方式


     我们在图纸上看到的尺寸公差,主要分为数值公差和公差代号两种,而且绝大多数是数值公差。


1)数值公差


    当设计工程师在设计一根轴的时候,他希望这跟轴的直径是Ø28,但是他又知道生产车间或者供应商做出来的轴一定不会刚刚好是Ø28(有误差存在),多多少少都有偏差,所以为了验收,他必须给出了一个范围,比如轴的最小直径不能小于Ø27.9(下极限尺寸),最大的直径不能大于Ø28.1(上极限尺寸),这个范围的大小就是0.2(28.1-27.9=0.2),这个0.2就是公差(Tolerance)。


    测出来轴的实际直径只要在Ø27.9和Ø28.1之间,该尺寸就是合格的。否则,就是不合格。


图3 图纸标注与实际零件


     显然,公差0.2表达的是范围的大小,它是一个永远为正的绝对值。


     图3中的Ø28俗称公称尺寸(也叫名义尺寸,Nominal Size),其中,+0.1表示上极限偏差(Upper Limit Deviation),它就是上极限尺寸28.1减去公称尺寸28的结果;同样地,-0.1表示下极限偏差(Lower Limit Deviation),它就是下极限尺寸27.9减去公称尺寸28的结果,具体见图4。


     写个公式吧(尽管有点讨厌):


     上极限偏差 = 上极限尺寸 - 公称尺寸


     下极限偏差 = 下极限尺寸 - 公称尺寸


     明显地,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有明确的正负号,除了0以外都必须标注正负号。如下图所示:

图4 尺寸公差


     稍微要注意的是,上极限偏差决定了上极限尺寸,所以放在上边,下极限偏差决定了下极限尺寸,所以放在下边(这不是废话么?)。为公式控的小伙伴们再写个公式:


     上极限尺寸 = 公称尺寸 + 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尺寸 = 公称尺寸 + 下极限偏差


     还有,上极限偏差可以为负值,下极限偏差也可以为正值,但是上极限偏差一定要比下极限偏差大(在考虑正负值的基础上比较)。如下图:



图5 尺寸公差的几种表达方式


2) 公差代号


     表达尺寸公差还有一种表达方法,那就是采用公差代号。


     比如Ø20H7, Ø15g6, 这些代号又是什么意思呢?如下图:



图6 用公差代号表达尺寸公差


     图6中Ø10G7,表达的也是尺寸公差,Ø10指的是公称尺寸,字母G表达的是基本偏差,表达公差带到公称尺寸的偏移距离(最近距离),7指的是标准公差等级是IT 7,反映的是公差大小。见下图所示:



 图7 公差代号的3大要素



     图7显示的是尺寸公差基本的3大要素,即公称尺寸,基本偏差,公差大小(即公差等级)。


     图7中的公差值究竟是多大呢?还有3大要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很少有工程师能记住这些代号代表的公差值(我也见过个别很牛的老法师,能记住不少公差值),实际上它是需要查表的(可以参考GB/T 1800.1),查表的知识点我们后边讲解。反正经过一番查表,我们可以得出:



     也就是说,Ø10G7表达的就是一个尺寸公差罢了。


     我们再用图形来表达公差代号的3大要素,见下图:


图8 用图形表达公差代号3大要素


     稍微延伸一下,这3大要素是表达尺寸公差的基本量。这3个基本量(3大要素)我们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比如我们在讲非对称轮廓度,讲检具的基本策略和1/10原则,都是在确定这个底层的3个基本量。


     我们先来看看基本偏差字母的含义,从图9中可以看出,每个字母表达了公差带到公称尺寸即零线的距离(最近距离)。对于孔来说,一定采用大写字母,用大写字母A,B...ZC来表达偏差,为了怕混淆,字母I,L,O,Q,W没有被采用(可能是因为长相难看)。


     其中,代号A的公差带距离公称尺寸(零线)距离最远,即基本偏差最大,它在零线的上方。代号越往后边公差带越往下掉,到H的时候,公差带的下端刚好靠近零线,再往后,公差带继续往下掉,到ZC掉到最底端。见图9.


图9 孔的基本偏差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特点见图9,我们比较一下Ø30A10, Ø30H10, Ø30ZC10:



     从上面的3个尺寸公差可以看出,对于Ø30的公称尺寸来说:


     A=0.3 H=0 ZC=-0.218


     图9中,有一个特殊的偏差代号(见红圈处),希望大家把它记住,那就是H,它的下极限偏差刚好对齐零线,永远是0,上极限偏差是正的某个数,这个数是多少,取决于公称尺寸和公差等级(后边会讲)。


     比如:


     

     注意到没?偏差为H的孔,下极限偏差都是0.


     而且,如果孔的基本偏差采用H, 它还可以表达一个重要的配合信息,那就是设计工程师采用基孔制配合,我们在第二章会提到。


     我们再来看看轴的基本偏差,它是小写的字母,用a,b....zc来表示,其中i,l,o,q,w五个字母因为长相难看,不被采用。


     再次强调,孔用大写字母,轴用小写字母来表达偏差。


     有小伙伴会问,两孔的中心距,台阶的高度,非孔也非轴,用大写还是小写?


     这里涉及到采用公差代号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只有尺寸要素(FOS)的尺寸,才可以采用公差代号。


     两孔中心距或台阶高度,非尺寸要素,不能采用公差代号(最好连尺寸公差都不要采用,用几何公差控制)。


     事实上,非尺寸要素的尺寸采用公差代号也没有意义,公差代号最终是为“配合”服务,而非尺寸要素是不能用来配合的。


     回到主题,和孔一样,代号为a的公差带距离公称尺寸(零线)最远,而且它是在零线的下方。代号越往后边,公差带越往上升,到代号h的时候,公差带上端和零线对齐,距离是0,再往后走继续上升,一直到zc。



图10 轴的基本偏差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特点见图10,我们比较一下Ø30a10, Ø30h10, Ø30zc10:



     不难看出,对于Ø30的公称尺寸来说,有:


     a=-0.3, h=0 ,zc =0.218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对同一个公称尺寸来说,a和A, h和H,zc和ZC对应的基本偏差数值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基于同一个公称尺寸,孔和轴的基本偏差是以零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的。


     这个特点大家也要注意,这意味着同样的孔轴配合,它的表达方法不止一种。


     在图10的基本偏差代号中,也有一个字母希望大家记住,那就是h, 它的表达的上极限偏差永远是0。比如:



     看到没?


     设计工程师对轴的基本偏差采用h, 那就是他对孔轴配合采用基轴制(后边会讲)。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公差等级(International Tolerance)。


     啥也不用多说,直接看表吧。



图11 公差等级


     从图11中可以看出,公差等级是从IT1-IT18, 一共18个等级。公差等级越小的,公差要求就越高,表示精度越高,逼格也越高,当然意味着价格也越贵。

     人们有时会把零件要求的精度等级和机床的加工能力对应起来,见下面的表格:


图12 零件的精度等级和加工方法


     图12中的表格,对那些刚刚入门,对机床加工精度还没有感觉,而且经常被工艺工程师欺负的设计工程师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可以参考,至少知道自己在设计零件的时候,放的公差是不是合理。


     如何通过公差等级得到零件的公差呢?很简单,查表。


     举个例子吧, 比如孔的尺寸公差标注为Ø25G7,其中7就表示公差等级是IT7级, 根据公称尺寸25,可以查得该孔的公差(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为0.021,见图13。


图13 根据公差等级查公差


     好了,到这里,我们做一个练习,看看Ø25G7具体的尺寸公差是多少。


     首先我们看看公差带分布的图形,见下图:


图14 尺寸公差的3个基本量


     见图14,1#表达的是零线,也是公称尺寸,显然是Ø25,3#表达的是公差的大小,由7级精度等级决定,通过图12中查表,我们已经查出来公差带的高度是0.021。


     接下来就需要查2# ,即偏差,偏差由G和公称尺寸决定。当然也是查表:

图15 根据字母查偏差


     根据图15,不难查出,偏差是0.007(注意,单位是u)。在基于图14的3个基本量,不难得出:


     下极限偏差=0.007


     上极限偏差=0.007+0.021=0.028


     最后可以得出:           


     如果还不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下图:

图16 两个极限偏差


     图16中表示,上极限偏差等于下极限偏差加公差。


2.常见的配合和应用工况


     我们再来谈谈配合,配合这一节内容分3个小节来讲,主要讲3种配合,配合的表达和基孔基轴制及应用工况。


1)三种配合


     配合是为了满足特定功能需求而设置的一种孔轴关系。


     常见的配合有三种,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图17 三种配合


     所谓间隙配合,孔轴之间永远有间隙,要求孔比轴大,而且孔轴配合后的最小间隙必须大于等于0,见下图:



图18 间隙配合


     所谓过盈配合,永远是处于胀死状态,要求轴比孔大,而且最小的过盈量也必须大于等0. 见图19:


图19 过盈配合


     所谓过渡配合,就是不伦不类的那一种配合(实际上非常重要),它使得孔轴之间的配合关系,可能出现过盈,也可能出现间隙,但是不管是过盈或者间隙,他们的量都不是很大。



图20 过渡配合


     图18-图20显示的3种配合的情况。


2)配合的表达


     配合的本质是为了有效控制间隙或者过盈量,从而满足功能的需求。


     比如,夹具上有一个可伸缩的定位销,下端有弹簧,使得定位销能够自由伸缩。见图21:


图21 孔销配合


     如图21所示,一方面希望定位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精确定位(孔轴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另外一方面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销能够自由的伸缩(孔轴之间必须保留有适当的间隙),应该如何设计孔轴公差呢?


     我们的机械前辈们经过理论结合实践发现,如果采用下面的配合关系,就能满足定位销的要求。会在装配图中表达如下:

图22 孔轴配合


     图22中红圈部分表达的就是一种孔轴配合,它什么意思呢?


     它其实分别表达了孔的尺寸公差和轴的尺寸公差。见图23:


图23配合的含义


     这样控制的最小间隙是0.013,最大间隙是0.041丝,能够满足功能需求。


     注意图23中表达的配合有几个规则:


     1. 孔用大写字母表示,放在上方(有点像分子),比如图23中的H8;


     2. 轴用小写字母表示,放在下方(有点像分母),比如图23中的f7;


     3. 孔轴的公称尺寸必须一样。


     孔轴和配合的表达通常出现在装配图里,或零件图的明细栏里。


     而生产线的工程师,通过看装配图的配合信息,来决定对应的工位是否需要配压机。


     通过图纸上的配合表达,我们如何知道是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呢?以基孔制为例,见下面表格:



图24 三种配合


     当然,我们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如果小伙伴们还记得图9和图10那个基本偏差图,孔的基本偏差如果在H以前(A-H), 这时孔的公差带肯定在零线以上,这时,如果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也在h以前(a-h),轴的公差带肯定在零线以下,所以这时两者配合起来,肯定是间隙配合。


     比如H6/f5, H8/e7之类,肯定是间隙配合。


     过盈和过渡判断稍微复杂,如果轴的公差带全部在孔的公差带上方,那就是过盈配合, 对应的字母是n(或N)以及之后的字母。


     也就是说,只要在配合中,无论孔或者轴,偏差字母是n或者N,以及之后的字母,就是过盈配合。


     孔轴公差只要有重叠区域那就是过渡配合, 对应的字母是js, k,m或(JS K M)。


     也就是说,在配合中,无论孔或者轴,出现的偏差代号是js, k,m或(JS K M)的,就是过渡配合。


3)基孔制和基轴制以及配合的应用工况。


     在采用配合关系的时候,要么采用基孔制,要么基轴制(这就是为什么配合里边要么有H,要么有h,两者至少有一种。)。如果要采用不伦不类的既非基孔,也非基轴的话,比较怪异,很少见,查表也没法得出有用的信息,因为不利于信息传递。


     什么是基孔制呢?就是在配合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是H,即孔的下极限偏差永远是零(也就是我们口头上说的,孔走上差)。在基于孔的偏差已经定下来的情况,我们再灵活的调整轴的公差,从而实现间隙,过渡和过盈配合。


     比如:


     采用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采用基孔制的过渡配合:

     采用基孔制的过盈配合:

     注意上面的孔的偏差全部采用H。


     那基轴制又是什么意思呢?显然就是和基孔制相反。轴的基本偏差已经明确,一定是h, 那就是轴的上极限偏差永远是0(就是我们口头上说的轴走下差)。然后再灵活调整孔的公差,从而满足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比如:


     采用基轴制的间隙配合:

     采用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采用基轴制的过盈配合: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上面的配合中,孔的公差等级是不是比轴都会大一个等级,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机加工工艺的话,一般孔比轴难加工,所以会把孔的精度等级放的比轴差一些,也即是孔允许粗糙一些,轴要精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工艺上,加工孔和加工轴的难易程度大体均衡,从而达到合理的经济性(降低成本)。不然,一个撑死一个饿死,显然不合理。


     另外一个问题是,设计工程师在设计配合的时候,选择基孔制好还是基轴制好呢?


     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孔难加工,尺寸容易受钻头尺寸的影响,而轴是自由的,想要多少就加工到多少。),这纯粹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


     不过现在机加工刀具的发展比较快,选择也很多,加工孔的各种尺寸的刀具都容易找到,选择基孔制的经济性没有那么明显了。


     还有一个情况,比如说有些通用的标准件,为了通用性(互换性),它的尺寸公差已经提前确定下来了,设计工程师只能调整其它零件的公差来将就标准件了。


     比如轴承的外圈直径公差,它的偏差是采用h, 那么在设计与轴承外圈的配合的时候,没得选择,只能采用基轴制。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就配合本身而言,基孔制和基轴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比如有一种非常著名的配合,叫滑配。一般销子和销套的配合都会采用滑配。



图25 销套


     如果按照基孔制,它的配合是:

     显然,孔的公差是:


     轴的公差是:



     它的最小间隙是0.006, 最大间隙是0.035.


     如果我们把它改为基轴制滑配,它的配合如下:


     这时,孔的公差是:


     轴的公差则是:


     不难看出基轴制的滑配最小间隙也是0.006,最大间隙是0.035. 即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仅仅针对配合的效果而言):



     以上这个等式为什么成立?这个问题留给各位小伙伴(提示,孔轴基本偏差具备对称性)。


     GB/T 1801有优先的配合推荐,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去查查。


     下图是根据ASME B4.2推荐的优先配合的解释和相对应的应用工况:



图26 各种配合和应用工况


     最后再多一句嘴,图26中所有的配合标注,都是基于包容原则,如果不基于包容原则谈论配合是没有意义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标准GB/T 1800没有明确指出来这一点)。


3.采用公差代号的现实意义


     尺寸要素(FOS)的尺寸公差采用公差代号有什么好处呢?


     至少有两个好处:


1) 可以为看图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工艺工程师。


     比如设计者将轴的尺寸标注为下图:



     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轴的精度等级是7级,如果要选用对应的加工设备,就必须选择加工能力在7级以上的。


    这里再多说一句,如果设计者把轴的尺寸直径标注成Ø18g7,后边没有标注带括号的公差,这是一个非常不厚道的标注(理论上没错),测量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需要去查表,这是在浪费你同事的生命。


2)有效的传递配合信息


     这个也是最重要的。


     我们刚刚讨论过,就公称尺寸是Ø18的孔轴来说,为了达到滑配的效果,最小的间隙不能小于0.006, 最大的间隙不能大于0.035,只要能抓住这两点,就能满足“滑配”的效果。


     可是对于公称尺寸是Ø58的孔轴配合来说,还是控制最小间隙不小于0.006,最大间隙不大于0.035就可以了吗?


     或者公称尺寸是Ø100的孔轴来说,也是控制同样大小的最小间隙和最大间隙吗?


     显然不是,根据常识,同样的“滑配”效果,更大的公称尺寸需要的最大最小间隙会稍微多一点的,而更小的公称尺寸需要的最大最小间隙会更少一些。


     如何让不同公称直径的孔轴能配出来同样爽的“滑配”效果呢?


     显然孔轴必须采用同样的公差代号!


     事实上,不管孔轴的公称尺寸是多少,只要孔轴采用的公差分别是H7,g6(基孔制),配出来的效果,就一定是滑配。


     也就是说如果孔轴配合如下图:



     他们配合的效果都是滑配。


     所以,机械前辈们搞出来的东西,对年轻工程师来讲,只要采用正确的配合,就能设计出满意的结构,而不需要去记住“间隙大概留多少”之类的局限性的知识。


     所以,采用公差代号来表达配合,它为经验知识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问题又来了,实际上现在企业里很多工程师设计的图纸,几乎都抛弃了采用公差代号的标注方式,而直接采用数值公差。他们错了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采用公差代号是保证功能的一个方法,但并非唯一方法。用数值公差(非标准公差),也能设计出“滑配”效果。


     比如采用公差代号的滑配:

     我采用数值公差,也能配出同样的效果来:


     孔:


Ø18±0.009


     轴:


     上面奇葩怪异的设计中,最小的间隙是17.991-17.985=0.006, 最大的间隙是18.009-17.974=0.035,和Ø18H7/g6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样设计有错吗?除了看起来不舒服,对生产,对功能那完全没有问题。


     所谓,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但是,就配合而言,我还是比较推荐采用公差代号和标准里推荐的配合关系,那毕竟是机械前辈们留下来的东西,经过验证且是可靠的,不一定全部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至少有很大意义上的参照意义。


     但是如果走例外一个极端,非要按照标准公差来要求工程师出图纸,比如说工程师设计了一根轴,直径公差是:



     就认为工程师的设计是错误的(标准公差里,没有0.1的公差),那也太教条主义了。毕竟,设计的逻辑是,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零件能被加工,能被测量(控制)就行。


     好了,本期的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本文小结


     本文就常见的公差和配合的基本知识做了介绍,属于大学课程《互换性与测量》的再回顾。


     第一章我们讲解了数值公差和公差代号的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了公差代号的三个基本量:公称尺寸,基本偏差,公差(公差等级),以及如何查表求得公差。


     第二章讲了三种配合,即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讲了配合的表达,同时也解释了基孔制和基轴制的表达和特点,最后介绍了几种典型配合的应用工况。


     最后一章解释了采用公差代号和配合的意义。事实上采用公差代号就是为配合服务的,工程师合理的采用公差代号后,可以直接借鉴前辈们的经验成果。最后提了现在常用的数值公差也是保证功能的另外一个手段,公差代号并非唯一手段。


    希望本期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赞呗,不想点?发个朋友圈也可以啊!


参考文献:

1. GB/T 1800.1-2009 极限与配合 第一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2. GB/T 1801-2009  极限于配合 公差带于配合的选择

3. ASME B4.2-1978  Preferred Metric Limits and Fits

4. 互换性于测量技术基础 赵则祥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 >ASME Y14.5-2018标准弄错了吗? 下一篇 >我们为什么害怕旋转(第一章)? 点赞(8)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大神,就等您来首开评论了!

你可能还想找:

尺寸链计算 圆跳动 独立原则 复合公差 同轴度 T值 尺寸公差 直线度 轮廓度 非对称 被测要素 组合轮廓度 不相关原则 SIM 最大实体 圆度 CZ 面轮廓度 尺寸链叠加 工艺工程师 非对称分布轮廓 圆柱度 斜孔 连续要素 边界理论 分离要求 图纸问题 最小实体 复合轮廓度 UZ

符号查询

图纸符号一查就懂!
更多符号

视频学习

收集名师教学视频!
更多视频

常用工具集合

更多工具
孔轴公差 基孔制配合 孔轴公差 基孔制配合

图样解析

更多解析